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 13632355031

< >

【广州刑事律师】浅论假释审理程序正当化改善

分享到:
点击次数:675 更新时间:2021年03月28日12:57:36 打印此页 关闭

广州刑事律师

浅论假释审理程序正当化改善

作者:陈品泉 来源:中国法院网

 

前言:本文来中国法院网,广州刑事辩护律师团队整理编辑,供大家学习,版权归作者所有。

 

 【内容提要】假释制度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而我国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却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而且我国的假释程序一直建立在实体优先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通过行政决策方式解决假释问题的模式,虽然《刑法修正案()》的颁布以及2012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假释制度的进一步适用,也是对假释制度的完善做出了规定,但无论是制度设计本身,还是程序运作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假释制度、审理程序的现状,进而从审理诉讼正当化改善的角度出发,探讨假释程序应该完善的方面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假释制度 审理程序现状 程序正当化改善

广州刑事律师律师事务所,广州有名的刑事律师,广东刑事辩护律师

  假释概念,各国的说法不尽相同。在美国称谓“假释监督”和“假释释放”;而在日本,“假出狱”和“假出所”的总称谓之假释;欧陆国家称“附条件之自由”或“附条件之出狱者”;英国称称“附条件释免”。我国假释制度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有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

  对于假释性质,也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假释是一种奖励,因为刑罚是对罪犯恶行的报应,刑罚的轻重是法院根据罪犯主观方面罪责的轻重和客观方面犯罪事实的大小决定的,不能随意加以变更。假释虽然是附加条件地提前释放,但己经变更了原判决所判处的刑罚,这就背离了事实责任论和罪刑等价的原则。假释是对保持善行者的恩惠措施,是一种例外。也有观点认为假释是一种权利,理由是刑罚的性质是矫正罪犯人身危险状态的特殊教育方法,不是用以惩罚犯罪方法。适用刑罚的依据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状态的大小,适用刑罚目的是矫正罪犯的人身危险状态,使其早日回归社会。假释正是使罪犯从监狱生活向社会生活转变的过渡时期,不是对罪犯的奖励,而是帮助其回归社会的手段。每一个处于监禁状态的罪犯都有权利回归社会。因此,他们都享有获得假释的权利①。在我国,假释制度继续吸收着教化理论和刑罚个别化理论的营养,以国家恩惠的面目出现,体现了鼓励受刑人悔悟、促进刑罚个别化、司法救济、建立犯罪人再社会化的桥梁、促进刑罚更加经济、宽缓监狱压力的功能,发挥着感化失足者、保障人权、节约国家资源的重要作用。我国假释是一种由刑罚执行机关提请,由法院享有的,相对裁量的假释权。在目前阶段来说,假释权还是对罪犯的一种奖励制度而不是罪犯的权利,因为作为权利,权利人有权提起,而目前,只有执行机关可以提起,罪犯则无权提起。这是我国假释制度的特点。而在国外相当部分国家,服刑人员服刑满一定期限后,其即有权提起假释。另外作为权利,应有相应程序保障该项权利的获得及实现,目前,我国尚无相应程序。因此,减刑并没有成为服刑人员的固有权利,而只是我国的一项刑事政策。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减刑、假释定位于服刑人员的一项固有权利,这是可以期待的。

广州刑事律师律师事务所,广州有名的刑事律师,广东刑事辩护律师

  假释制度的施行,离不开程序的规定。在现行体制下,对服刑人的假释大体上遵循以下程序:在假释提起程序中,监狱等有关机关对罪犯的服刑表现进行评议审议决定后,向法院提请假释,并报送有关材料;在假释决定程序中,法院组成合议庭对监狱报送的假释材料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定。对法院的裁定,检察机关可以行使监督权。按照这种思路,“现行假释程序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程序构造的行政化”,“在这一程序设计中,是否假释完全由国家权力机关单方面决定,被假释人只是被处分的对象,自身无从影响国家权力机关决定的做出,整个程序流程具有单向性,与行政程序类似。”②可以说,现行的假释程序上较为重视国家权力而忽视了公民权利,导致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参与利益被淹没在国家权力运作的之中。总的来说,我国的假释程序可以归结为行政决策模式。这种程序模式所造成的权力配置的单向性致使利害关系人缺乏程序权利、程序参与度极低、书面审查方式导致审理程序的虚置化的弊端,屡屡被抨击。作为与假释结果有着密切利害关系的服刑人和被害人等不仅无权启动程序,参与形成最后结果,甚至连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空间都被限制。这显然是同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的。正是由于参与性的缺乏,利害关系人无法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监督,使得减刑程序更多的时候以暗箱操作的姿态出现,导致实践中产生了“减刑的不改造”、“改造的不减刑”的情况,从根本上弱化了假释制度存在的基础。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口诛笔伐。③

  而破解假释程序所面临困境的出路,就在于构建一个正当化的假释程序,正当程序概念最早出现于1354年爱德华三世的时代,原来这一语词只是指刑事诉讼必须采取正式的起诉方式并保障被告接受陪审裁判的权利;后扩大其适用范围,意味着在广义上剥夺某种个人利益时必须保障他享有被告知和陈述自己意见并得到倾听的权利,从而成为英美法中人权保障的根本原则。正当程序的评价标准众说纷纭,但大多都是通过对程序正义的内容的阐述予以体现的,因为刑事程序正当化为正当程序,而具有不断的符合程序正义的内容则是刑事程序正当化的根本特征.一般认为,满足正当程序的才是合乎程序正义的程序,反过来说合乎程序正义的程序才是正当程序。

  结合现行的假释程序,有些观点认为通过“设计一整套尽可能科学的假释的启动与审理的操作规程,实现准确平等的假释裁决”。④,还有人主张“将减刑程序改造成完全意义上的庭审程序,罪犯通过监狱向法院提出减刑申请,检察院和被害方作为监督方出庭,监狱管理人员和相关罪犯作为证人出庭,法官亲自参与庭审,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并在充分考虑各方参与者意见的基础上居中裁决。”,“减刑假释程序作为一种司法程序,理应符合司法程序的一般原则”,故在程序运作上,“减刑假释应由服刑人提出申请,执行机关审查后,收集有关材料,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减刑假释建议书”,检察院“认为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⑤而在近期我国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及2012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都显示了逐步尊重保护罪犯的权利做到中立、公开、公平。并对假释审理程序进一步予以规范,但无论是制度设计本身,还是程序运作环节都沿袭了以前的做法,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关部门对假释程序的诉讼化模式的部分肯定。但这种渐进式的模式,造成很多困扰和问题。

  首先,一方面保留由执行机关提请假释的权利,另一方面极力推行以刑事诉讼模式的进行开庭审理。但刑事诉讼的庭审模式主要是通过控辩对抗来完成的。现在的庭审模式是由执行机关出庭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然后罪犯陈述、检察机关发表出庭意见完成的,在这样的庭审里,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由其与检察机关相互抗辩是否假释,其身份是相当尴尬的;假如是由罪犯与检察机关相互抗辩,却没有相关的规定赋予罪犯的权利。那么最后假释的庭审就流于形式,而事实上很多假释开庭案件中,存在着为庭审而庭审的情况,这违背了公开平等的初衷。

  其次,由于没有明确赋予假释案件的相关人参与的权利,造成审理程序公权化。被害人、服刑人等利害关系人对假释程序的启动、假释决定的作出等均不享有权利,尽管假释程序的运作同其利益紧密相关,其也只能望而兴叹。但是“无论是国家和社会,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利益都不应具有排他的正当性。即便是国家和社会整体的利益,也要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经过充分的法律衡量和评判,并在充分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个人利益之后,才能具有正当性。只有这样,刑事程序才能在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维持其最基本的平衡。否则,不具有公正性可言。”⑥在新的减刑假释司法解释中,没有预设服刑人等参与讨论假释、发表意见的制度,而且从我们平时的实践审理中来看,不管是否假释,罪犯如果提出异议的话,我们都习惯认为其右对抗改造之嫌,故此在审理中,罪犯一般不敢也不能发表真正的意见。按照诉讼利益相关原则,凡是诉讼利益可能受到司法裁判影响的利益相关方,都应该享有均等的机会平等地参与到刑事诉讼程序中来,充分地表达各自的主张和观点。作为与假释结果有着密切利害关系的服刑人和被害人等不仅无权启动程序,参与形成最后结果,甚至连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空间都被限制。这显然是同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的。

  第三,现行的庭审模式,法院难于了解案件事实,只能凭执行机关提供的书面材料做出裁决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现在的庭审模式,基本都是由执行机关宣读建议书、提供奖励分审核表,提供证人等,然后检察机关以及罪犯基本没有异议就结束了庭审。这样的庭审模式与书面审查无异。而且为了完成这样的庭审,必须花相当多的时间人力物力,不单达不到效果反而造成诉累。法律并没有规定审理的程序,且审理过程中也无控辩双方的对抗,而检察机关认为减刑不当的,也不能按二审、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而只能提出纠正意见。庭审往往只是为了庭审而存在。

  第四, 法官缺乏专业知识,审理形式化。目前,我国法官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未吸收专业人士或者社会人员参与,而事实上,对罪犯是否减刑、假释并非仅仅判断是否符合法定条件那么简单,是一项融矫正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工作,应由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参与审理。由于法官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其只能忽略对罪犯主观改造成果的审查,而就刑罚执行机关所报的减刑、假释有关材料进行书面、机械的形式化审查,而这些材料形成过程具有封闭性(如监狱中形成),法官更难断真伪,其审查结果难于反映罪犯改造的真实情况,但又必须作出裁决,于是从审核裁定的结果看,监狱的减刑建议一般能够被人民法院采纳。

  不过,鉴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法律法规完成程度,现阶段采用了相应的假释制度和审理程序也是符合当下社会的要求。但假释的审理程序正当化依然是未来的趋势。本文在此不深入讨论程序正当化的具体理论,而是想针对现行的假释审理程序在实务中,从对正当程序的标准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对审理程序的改善做一些具体的建议。通过对上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根据正当程序的理念、价值取向制定出规范化的减刑、假释程序的规定,是我们所能进行的最直接有效的程序正当化举措。目前,我们要进行的减刑、假释审理程序正当化改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赋予法院调查权,加强法院的调查手段,确立保障人权的调查模式。

假释审理程序与与诉讼程序存在较大的区别,假释程序缺乏激烈对抗的两造格局,加上看守所、监狱管理的封闭性,证据表现比较隐敝,在刑罚执行机关提出减刑、假释建议的前提下,对犯罪不利的证据必然更为隐蔽,这就决定了假释程序无法构建由当事人推进的,对抗式的调查模式,故此简单适用普通的刑事审理程序并不能有效的维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现有的审理模式,调查手段十分不利于事实的查明,应当明确假释程序,需要强化法官的调查职权、主动查明事实。

广州刑事律师律师事务所,广州有名的刑事律师,广东刑事辩护律师

  具体措施如下:

  a、在庭审前,由法院在监狱或罪犯刑罚的其他执行场所发放调查函,设置调查意见书,多方获得罪犯实际情况,对于对罪犯报减刑、假释有异议者,法官应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公开审理中公开,异议者还可作为证人出庭。

  b、庭审时的证人包括管教干警以及同监犯人应由法院从执行机关提供的大名单里抽取,这样就有效的防备执行机关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也让庭审尽量在中立公平公开进行审理。

  c、由法院对服刑人员的户籍所在地、社区纠正单位等对服刑人员的性格、生活等予以核实,以便能直接的对其是否适合假释有个充分的了解。

  d、为防止被调查人、证人的隐私被暴露或者被报复,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被调查人、证人的权益予以保护,例如采取远程作证或者在电子录像播放时屏蔽面貌等。

  e、法院可以直接到原审法院调查原判决的的民事赔偿或者罚金的类型问题,有必要时可以了解原判案卷等。

  必须强调,这种职权模式也是建立在保障罪犯人权、诉讼参与人权利基础上,由公正程序规则保障的现代型的审理模式,不要简单地将职权主义特别是法治发达国家的职权主义与犯罪控制划等号而将权利保障与当事人主义等量齐观,事实上在法治发达国家持普遍观点的学者都认为,无论是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它们本质上都体现着人权保障的精神。故此所有调查所得的证据都必须在庭上出示,证人应出庭,进行质证。

  2、让那些可能受到程序结果不利影响的人即罪犯和被害人都充分,有效地参与到程序过程中来。

  一方面,要让罪犯成为程序的有效参与者。当然赋予罪犯直接向中级法院提出假释请求的权利在目前来说并不可取,因为该程序的运作要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罪犯也缺乏制作减刑、假释建议材料的基本条件,其操作性与诉讼效率都难以保证。所以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现行的制度依然是由执行机关提请假释建议。但可以变通一下,改由服刑人员向监狱申请假释,然后再由执行机关讨论是否批准报请。而在庭审中,也可以随之改由罪犯提出一下自己的假释申请,然后再由执行机关宣读其是否同意申请的讨论结果。这样既可以谋种程度的发挥了抗辩诉讼的优势,也可以一定程度的维护了服刑人员的权利。毕竟刑罚要改造的是罪犯的错误犯罪行为,而不是罪犯本身。罪犯在认罪服法,努力改造的过程中随着改造程度的进展,应享有与之相适应的假释权利。罪犯是减刑、假释程序的被审理对象,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罪犯参与该程序有利于事实的发现,罪犯的改造,实现程序公正。

  另一方面,被害人应参与假释程序。假释与减刑不同,罪犯一般都是在余刑比较长的情况下假释的。这会让受害人的不满情绪扩大,进而由可能增加相互的矛盾,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也不利于罪犯提前释放后的改造。而且假释后的考验期一般比较长,被害人作为与惩罚犯罪有密切联系的群体,其利益或许因此会长期处在受影响中,假如受害人参加假释诉讼的话,可以满足对罪犯的报应需要及维护自身安全需要,同时被害人参与程序有助于查明事实,消除被害人不满情绪,实现程序正义。同时受害人参与诉讼也便于查明案情。

  3、吸收各类专业人士以及社会人员作为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由于假释案件的审理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专业的专业知识,即使加大现有法官的培训力度也难以胜任,这就必须吸收专业人员来审理假释案件。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加大了假释的比例,同时对社区纠正也进行了规范,对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的生活等都咬予以考虑,那么所涉及的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矫正学的知识就不是法官能轻易掌握的。所以发挥我国传统人民陪审制的特点,吸收等各方面专业人士作为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既解决了审理主体非专业化,审理的走过堂的问题,又可以使审判达到新司法解释所要求的公开化,这样就可以做到双赢,同时也体现了正当程序的要求。

  4、看守所的减刑假释可以由基层法院审理,这样可以避免让所有的减刑假释案件都积累到中院,从而减少中院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对罪犯的假释审理也能做到尽快处理。从这个角度考虑也是正当化程序的要求。

  注释

[]菲利著:《犯罪社会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 万毅:《程序如何正义》[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页。

③ 参见陈永生:《中国减刑假释程序之检讨》[J],《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彭海青:《我国减刑程序的诉讼化回归路径初探》[J],《中国司法》2007年第3期;王平、何显兵:《减刑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其改革思路》[J],《中国司法》2007年第1期。

④ 卞建林、张国轩:《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4页。

⑤ 宋世杰、彭海青:《试论“减刑”、“假释”程序的重构》[J],《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于同志、陈伶俐:《论减刑程序的正当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  

⑥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一条:【广州刑事律师】试论刑法解释方法之目的解释 下一条:【广州刑事律师】对刑法中“危害行为”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