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 13632355031

< >

如何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中的“明知”?

分享到:
点击次数:5943 更新时间:2019年03月19日16:49:23 打印此页 关闭

 广州刑事律师

如何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中的“明知”?

 

基本案情

脉X商标为甲饮料公司的注册商标,脉X牌饮料在市场上颇受青睐。

罗某系乙市个体工商户,经营琼某商店多年。

2015年6月6日和2015年8月10日,罗某从好友黄某处以48元/箱的价格进购5000箱假冒上述注册商标的脉X牌饮料,再以56元/箱的价格销售。此前罗某一直从甲饮料公司地区代理商处进货销售(进价52元/箱)。

2015年9月10日,甲饮料公司发现罗某有侵权行为,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后公安机关当场查获尚未销售的剩余2900箱假冒脉X牌饮料。

2015年9月25日,经乙市价格认证中心鉴证,现场查扣的2900箱涉案脉X牌饮料合计价值人民币160000元。


法院审理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罗某无视国家法律,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数额较大,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被告人罗某的辩护人认为:罗某虽然从事饮料销售多年,但不能凭肉眼判断产品渠道和真伪,主观上不知道自己销售的脉X牌饮料是假冒商标的商品,主观上没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故意。

法院认为:从案件查明的事实看,被告罗某作为长期从事饮料销售的经营者,熟悉脉X牌正品饮料的商品特性、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而被告销售的假冒脉X牌饮料,与脉X牌正品饮料在商品特性、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等方面明显不符,罗某在主观上是明知的,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

20190319165346_19926.jpg

【广州知名刑事律师团队】

律师评析:

本案争议焦点:罗某主观上是否“明知”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两高《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销售金额”,是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明知”:
  (一)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
  (二)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到过行政处罚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又销售同一种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三)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
  (四)其他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

对条文第四项的“其他”应做如下理解:一是行为与前三项规定的行为具有同质性,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造成的危害后果相同;二是破坏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侵害了同样的法益。

本案中罗某虽然不存在条文前三种情形,但其作为长期从事饮料销售的经营者,熟悉脉X牌正品饮料的商品特性、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但销售的假冒脉X牌饮料,与脉X牌正品饮料在商品特性、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等方面明显不符,属于第四项“其他”情形,与前三项情形具有同质性,对甲饮料公司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损害,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注:本案例由本站团队撰写编辑,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gzzmlls.com


上一条:非法转移网络域名,构成盗窃罪吗? 下一条:销售侵犯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中,侵权商品质量合格与否,影响定罪量刑?